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时间:2020-04-20 09:21:05
“相关技术人才多推荐下。”
“希望平台提供智能化筛选功能。”
“人才和企业能不能更细分?这样交流更精准。”
“能不能让教育部门也参与进来?”
……
座谈会上,大家都戴着口罩,但交流气氛热烈。前不久举行的线上人才交流会反映出来的供需状况,让许多人有感而发。
3月23日至4月5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工商业联合会,依托“智联招聘”平台,举办了第三届省生态环保行业人才交流会线上服务活动。
考虑到疫情防控,与前两届不同,此次交流会采用全部线上呈现和交流的方式。平台上线两周后,受到企业与人才热烈关注,平台累计点击量达到46087次。
线上交流会,没有现场招聘会上熙来攘往人流的热闹场景,但隔着屏幕的交流和跳动的统计数字,还是让参与各方感受到了生态环保类人才供需“脉动”。
河南省内企业328家报名参加线上交流会,覆盖28个行业,共发布招聘岗位1101个。其中排污企业85家,治污企业243家;3158人报名参与活动,其中
有1247人进行了简历投递,共投递出1703份简历。截至4月6日,达成意向约600余人。
从岗位数据可了解到,排污企业中,环保管理岗位需求最为旺盛;治污企业中,环评工程师和污水处理工程师等岗位需求最为旺盛。
尽管线上交流会达成了一些就业意向,但供需不均衡,仍是目前困扰生态环保类人才供需的问题。
座谈会上,不同代表在发言中反映了这一现象。有求职者代表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要求也不匹配。同时,有企业代表反映,他们需要的生态规划等新兴领域人才,却找不到。
“河南环保类人才活跃比率只有25%左右,相比全省人才平均活跃比率35%左右的水平,明显偏低。”来自智联招聘的负责人张荃分析认为,对一些企业来说,人才流动性小,可能是好事。但对于发展壮大的企业,则会面临招人难的问题。一些生态环保类新兴领域招人难,是因为本来这部分人才就少。“人才存量少,流动性小,就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
此外,人才培养、行业发展、薪资水平、就业城市等因素,也造成了目前生态环保类人才供需不均衡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企业绿色发展意愿日趋强烈,企业面临环保人才短缺难题。为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促进”,自去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相关部门连续组织了三届生态环保行业人才交流会,累计提供了环保设计、咨询、管理和环保设施运行等岗位4100余个,不断拓宽人才供需渠道。
“我们还将适时开展生态环保行业人才线上和线下交流活动。”省生态环境厅行政服务大厅负责人张清风表示,除了拓宽渠道,还要不断提升精准度,引导人才向污染治理最需要的区域、领域聚集,更好地为广大企业和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