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手机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环境资讯 > 我国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分析

我国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分析

来源:环境工程    时间:2020-04-27 09:33:50

关于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

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指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政府、企业对环保的关注重点从投资规模向治理结果转变,从治理主体向从环保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向转变。

依据第三方治理原则,污染企业对于产生的污染,从自主治理向委托第三方(环保企业)治理转变。污染企业向环保企业支付治理服务费,由环保企业承担环境治理风险。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一种可用于土壤修复的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污染土壤修复。从政府自主运营转变为环保企业运营,政府向环保企业购买土壤修复环保服务。环保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财政补贴,而是商业合同的关系。对于政府,可减少负债压力,降低非专业化运营带来的低效率,分担环保治理风险;对于环保企业,可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承担环保治理风险。

政府、工业企业、环保企业都有推进PPP、第三方治理的动力。环保企业藉此可获取更多的土壤修复市场份额,提升土壤修复产业规模,同时承担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风险,拥有经验的土壤修复环保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几种土壤修复商业模式

土壤修复资金需求量大,而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商业模式不清晰一直是困扰国内土壤修复市场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土壤污染特别是场地土壤污染及其治理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如图1所示。多方利益主体的存在使得责任主体难以确认,造成污染责任的相互推诿,污染问题迟迟难以解决。市场失灵,收益主体抽象,污染对资产的影响也无法评估,资金筹措机制亟待完善。 根据我国的污染场地现状,应积极探索形成适宜、可持续的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跳出“就修复产业论修复产业”的局限,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引入社会资本,形成污染企业、受益者为主体,政府、社会等为辅助的多元化场地修复资金来源。本研究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现阶段有限的修复治理工程经验,给出了几种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建议,具体如下:

1)“谁污染,谁治理”模式:污染责任主体明确的污染场地可采用此模式。此模式由污染责任主体筹措或主要承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费用,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工程公司实施修复治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督、验收。

2)“谁使用,谁治理”模式:对于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具有一定高值化潜力的污染场地,可采用此模式。此模式由污染场地的开发使用者筹措或主要承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费用,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工程公司实施修复治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督、验收。

3)“政府出资”模式:若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修复后作为公益用途的污染场地,可采用此模式。此模式由所在地区的政府负责筹措或主要承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费用,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工程公司实施修复治理,政府相关部门监督、验收。

4)RT(remedy-transfer)模式:即垫资修复模式。由污染场地所有者授权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工程公司实施修复治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督、验收;修复治理费用由专业工程公司先行垫付,达到污染场地所有者规定的土地使用质量要求后,污染场地所有者按修复合同约定价格及支付条件履约。

5)ROT(remedy-operate-transfer)模式:即“修复-开发-移交”模式。经污染场地所有者或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修复公司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实施修复治理,经验收合格后,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进行场地开发再利用,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在整个过程中,政府具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后,签约方的专业修复公司将该场地及建成的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场地原来的所有者或相关政府部门。

6)ROO(remedy-operate-own)模式:即“修复-开发-拥有”模式。对于难以找到责任主体的污染场地,污染场地所有者或政府相关部门与专业修复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专业修复公司来承担场地修复的投资、融资,并实施修复,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场地开发再利用,回收投资,赚取利润。与ROT模式不同,专业修复公司无需将该场地移交给原来的所有者或政府相关部门,有权不受任何时间限制地拥有,并经营场地开发再利用的项目设施和收益。

7)TRT(transfer-remedy-transfer)模式:即“受让-修复-转让”模式。污染场地所有者或政府相关部门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修复公司进行污染场地的修复治理,由专业修复公司承担修复的投融资成本,修复完成经验收合格后,专业修复公司将该场地转让,回收投资以赚取利润。

上述多种模式都体现了“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的理念,是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在土壤修复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


2019年第一期

投稿 资料 下载

扫一扫关注协会公众号

河南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

河南空气质量 实时预报

河南空气质量预报 发布系统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1

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翔宇展览

主办单位:河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电话: 0371-66309197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明路41号院5号楼2层
豫ICP备17003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