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手机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环境资讯 > E20水网固废网

E20水网固废网

来源:E20水网固废网    时间:2020-10-19 14:50:42

从中节能身上,可以看到中国环境产业不断发育的历史,从最初的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到环境产业的单元服务,再到2015年之后的系统服务。在时代的浪潮中,最重要的是顺应趋势、参与产业未来的构建。

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涛。

今天我们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来谈谈我们对环境产业有几个问题的看法。

从单元服务时代走来

这个公司从发改委的能源投资公司衍生而来,一路上,其实从90年代开始不断地整合了来自不同的央企,各种资源,包括来自环保部的中国环保公司,以及跟上海实业成立的合资公司,中环保集团,中环保水务,以及收购的民营企业六合天融,组建了中环装备,以及收购的合资的民营企业大地公司,形成了中节能大地,等等。

其实中节能一路走来,以投资为纽带,其实整合了环保的产业链,目前为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是我们的产业链和服务链都是最全备的一个公司。从节能环保集团身上,其实能看到中国环境产业不断地发育的历史。

中国的环境产业最早是从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做起的,2000年之后,我们进入了环境产业的单元服务时代,以市政污水作为首先的突破,后来是垃圾焚烧发电,之后的我们很多的细分领域陆陆续续地进入了市场化的轨道。其实,中节能集团在每一个阶段都投出了自己的主力部队,跟它的定位有关系,作为国家队的一个节能环保公司,其实它在每个领域的涉及也是一种任务,一种时代的要求。其实每个领域它都在前沿上,这个发展到现在,其实它的产业链和服务链都到了一定的规模。去年年初,它正式被命名为长江大保护的污染治理的平台公司。也就是说,受到国务院的委托,除了三峡集团之外,中节能也被委以重任。

中国环境产业经过单元服务的十几年的发育,其实中节能参与了每个单元服务的市场竞争,其实在市场中在历练中也形成了一支国家队。我们现在进入到一个2.0时代,是从2015年开始,以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包括这种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启动,作为升级,我们中国的环境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我们称为叫系统服务的2.0时代。

进入系统服务时代

什么叫系统服务呢?原来我们都是把水气声渣分别治理,达到各自的标准,所以我们市场是被切分的,一个钢厂一个城市分别代表工业和市政,它都是从我们的一个细分领域治理开始入手的,各自出台自己的标准,大家在一个市场环境中进行竞争。我们跑出了很多单项冠军。比如我们水务的单项冠军,北控水务,是市政污水的单项冠军。我们的垃圾焚烧发电跑出了光大国际,单项冠军,我们称之为细分领域领跑企业。实际上我们每个领域都有细分领域领跑企业。其实中节能是个全能队员,参加了我们奥林匹克的所有比赛,所有比赛成绩都不错。

进入到一个系统服务时代,其实对中节能这样的公司,对我们环境产业来说,每个单项冠军,都是一种机遇和挑战。我们现在要求的是一种对一个城市来说,是要把各种环境治理有一个系统的考虑。系统效果有几个挑战,因为要回答我们各种单元冠军,单元服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说1.0时代是满足我们甲方的单元排放标准的达标作为我们的服务目标的,那么我们2.0时代,是以三个十条作为开启的,无论是大气十条、水十条、还是土壤十条,我们都要求服务商提供一个系统优化的结果。

从前年开始,我们开始了长江大保护。这个大保护其实有两个含义上的整合,一个就是我们以城市为单位的专业上的整合,当然我们大保护第二个含义,还要跨出我们的地域,以前我们的环境设施是地方事权,或者说县以上人民政府是具体的责任主体。它们在自己的范围之内,一亩三分地里头,进行专业化的服务的采购。如何让这种专业服务采购成为一个区域一个流域,大到占40%的长江流域的系统安排,这是难之又难。

如果说2015年开始水十条为代表开启了我们全国系统服务的帷幕,只是拉开了一个幕,长江大保护,到去年开始的黄河大保护,以及一系列地方都面临着大保护。这个大保护的核心在大字,这个大字的难度其实在于系统施治的突破。

各种契机造就的未来趋势

这个任务其实落在了我们的一部分的专业的龙头企业身上,但第一龙头我认为就是中节能,它从业于我们这个行业已经有20年的历史,它具有非常完善的产业链条和服务链条,而且每个链条都有一定的专业水准。但尽管这样,整合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总的来说,中节能其实应该走在更往前面。

我想借助中节能的产业链条和服务链条来讲,其实未来市场走向,系统服务这个大的趋势,中节能很早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方向,以这个长江大保护为契机正在形成一种整合。

去年有幸我们也参与了中节能在咸宁的系统方案,我们对这个如何在系统施治思想之下整合中节能的各个专业资源,甚至中节能之外的各个专业资源,来实现一个地方政府系统性的治理目标,实现优化以后能够尽量少花钱、不花钱形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施治。

我也相信,中节能为代表的这批公司,其实也包括现在正在转型的北控水务、光大国际这种龙头公司,包括启迪这样的公司,其实都在进行一种系统服务的转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时代的系统服务时代的正在到来。

产业整合正在进行

我们环境产业在册的公司4万多家,说的好听点,是百花齐放,什么公司都有,竞争激烈,因为总体向好,大家还活得过去。实际上,我们就是散兵游勇一样。我们都在各自的点上取得了成果,经常被泯灭掉,因为没有实现系统呈现以后,一个点状的服务,浪费了我们甲方很多的钱。不断的标准提高,一次次地废掉我们的设施,不断地提标改造,我们点状的服务越做越多,当我们点状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必须连成面。因为只有面上的服务才能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满意感、幸福感、获得感,才能真正是我们水十条、气十条、土壤十条,包括未来的固废十条所期望的这种服务体系。

那么这种产业整合正在开始,我们现在看到的中节能的产业梯队其实都是通过产业整合进来的,我也相信未来的趋势中间,围绕的用户需求,其实很多的公司都会被进入到一个以效果为导向、以系统化的优化为导向的这种产业链之中去。所以看到了中节能整合了大地、整合了六合天融、整合了兆盛,整合了武汉的博实,等等,其实这些整合一直在继续之中。但整合不是简单的,看上去是资本纽带,本质上是需求纽带。

我相信这种整合,当我们激活了需求端的系统服务的需求之后的整合才是真正有效的。要不然的话,我多了很多产业链,产业的珠子,它不能串成一个项链,真正把一个很多的产业攒成项链的这个线,是系统需求。我们把很多单元服务的珍珠形成一条一条漂亮的产业链,我也相信中节能的总经理余红辉老总,谈到过头雁理论,我认为未来的环境公司不再是分割作战,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里头单独竞争的一个时代了,各个细分领域会连成一个系统。

因为各个细分领域的支付压力、市场环境会迅速衰减,这取决于我们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在变弱,我们不可能指望政府会支撑成百上千细分领域,都按简单的政府支付来养活我们、支撑住我们的产业。我们的产业链之间,不同的产业环节之间,需要手牵手,相互协同,产生一种系统效应,为我们的甲方提供一个面向效果的系统呈现。所以我在谈的第二话题就是系统服务的需求会拉动我们的产业整合,产业整合不是供给思维的,一定是需求思维的。

央企介入改变规则

其实第三个观点我们从中节能衍生出来,会看到央企的介入,尤其是这五年以来。最早我们的央企只是看到了中节能、光大国际,之后的葛洲坝,中铁、中交、中建、中铁建,一系列的公司进入产业的过程,其实央企的大量介入,其实一定程度上在改变这个规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儿,因为更多的专业资本,更多的专业力量,更高的定位,更高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我们在这样的格局之下,出现了几种类型的公司,一种是像三峡、中节能这种带着政府使命的,我认为叫政策性央企,第二种类型是被市场拉进来的企业,中铁、中交、中建,经营性央企,我们还看到很多地方性的国企,像北控、首创,其实属于北京市的地方性国企。另外还有一个团队,其实看到的是地方的属地性国企,再往下才会看到真正的市场性企业,一类是上市的民营公司,技术性的民营企业。

其实在这个背景之下,面向未来,他们怎么去承担这样的角色。我一直认为环境产业的发展,没有哪个资本性质是需要单独复制的,因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跑道,如果你站错了跑道,你就会跑得很累,换跑道是必然的,但是本质上讲,我们大部分民营企业,有一部分民营企业站到了国有的跑道上去。

资产属于人民

其实我们的环境产业是个资产沉淀性行业,就是做环境服务必须有一部分资产投入,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才能完成我们的环境服务。这个资金由谁来出,我们地方政府的资金不足以支撑我们地方的环境水务的基础设施投入,所以我们会需求市场资本的投入。但理论上讲,我们的水务资产、环境资产,包括垃圾焚烧的资产是不足以支撑资本市场的高额预期,所以这个穿帮,这个不可持续是早晚的事。那么我们的资产,我认为必然要回归人民,水务资产、环境资产,最终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它要人民持有。

未来的水务的格局,是分跑道的,这个跑道不是按照民营、国有、外资的这个顺序进行划分的,而是按照我们资产的性质、服务的性质、客户的需求进行划分的。我也不认为目前的政策对民营企业有什么专门的歧视,但是有一些政策确实对民营企业产生了一些不公平。我认为大部分不公平是因为民营企业站错了跑道,其实有些行业,像BAT现在从事行业,国有企业竞争不过BAT。当然我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只适合民营企业,原来是国有企业的跑道,电信行业是国有的跑道,实际现在并不是国有的跑道。包括现在的物流。

回归产业本质

所以我在环保领域,认真看待我们环保的性质,环境产业的本质是服务业,但我的服务业会以资产为基础,而资产的性质在划分我们的跑道,在一个发展快速的时期,资产的比重比较大,就是因为我们原来缺设施,我们大量的资产、资金要投进来,完成设施的建设,但一旦我们完成高速城市化的过渡,大部分设施完成建设后,我们环境的服务比重会远远大于资产收益的比重。如果过去20年,大部分的环境收益来自于资产的收益,提供资金的人拿走了我们行业大部分的收益,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城市化现在已经超过50,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在建成,面临的未来的设施建设的一次性投资会进一步的衰弱,很大一部分项目,服务业回归,我也认为环境产业向服务业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我也坚信民营企业有自己更好的未来。

有一部分国营企业在体制机制上也会表现出了强大的经营的活力,他们也会真正回归服务业本质的环境产业,中节能这样的公司是最有可能实现系统服务的体系的这样的领跑者。我也相信它带领这个行业的进步会成为一个方队的头雁,甚至成为我们行业的头雁,所以我们也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看待央企的进入,看待外资的进入,看待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这种兴衰更替。


2019年第一期

投稿 资料 下载

扫一扫关注协会公众号

河南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

河南空气质量 实时预报

河南空气质量预报 发布系统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1

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翔宇展览

主办单位:河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电话: 0371-66309197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明路41号院5号楼2层
豫ICP备17003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