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手机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环境资讯 > 盛景不再!国补惹得祸?今年垃圾焚烧新增项目“拦腰斩”!

盛景不再!国补惹得祸?今年垃圾焚烧新增项目“拦腰斩”!

来源:环卫科技网    时间:2020-11-05 09:53:04

近期,原本平静如水的固废产业因为财政部的一纸通文泛起涟漪,热闹起来了。

这纸通文说的是,10月21日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

该补充通知,规定垃圾焚烧项目全生命周期,可以享受的电价补贴上限为82500利用小时数,受此影响,绝大多数技术成熟已并网的垃圾焚烧项目,国补补贴期限或缩短五年!

一向敏感的补贴话题,再次因为这则通知,一时间,众说纷纭,各种政策解读也纷至沓来。

那么,上述补充通知,或者准确地说,自2020年开年以来,三部委接二连三的国补政策,对我国垃圾焚烧新增项目的释放,是否有影响呢?

今日,笔者特别梳理了今年前十个月,国内各省市公开招标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将今年的数据与去年同期做了对比,从中可窥探一二。

01 同比下滑了50%,今年垃圾焚烧中标数量、处理规模“拦腰斩”!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相对于去年,媒体隔三差五就会报道,某某省市大规模新建垃圾焚烧厂了,某某项目又吸引几十余家企业去竞标,某某企业连下几城,接二连三又签下巨额订单了。

今年类似的报道少了许多了,那么,是小编懈怠了?还是新增项目变少、市场需求在下滑?

其实,早在今年6月,笔者在统计今年全国已中标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时,就察觉出,相较于去年同期,无论是从日处理规模上看,还是就中标数量而言,今年前五个月国内新增垃圾焚烧项目急剧减少,每个月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3月和5月下降幅度最大,日处理规模均是上万吨的减少。

当时还以为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招标延后所致,是偶然事件,就继续跟踪,接下来几个月,全国各省市垃圾焚烧项目中标情况。

跟踪了几个月后发现,新增项目还在减少,可不是受疫情影响所致的小概率事件了。

远期的不说,就说说近两个月,国内早已全面复工复产了,本该是投资企业大展拳脚、拿订单收获项目“金九银十”的好季节,可全国新中标的垃圾焚烧才7个,其中4个项目被光大环境收入囊中(如图一所示),与去年同期9月-10月,全国共释放了32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相比,数据下滑不是一点点,可谓是断崖式下滑。 图一 /2020年9月-10月,全国共中标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不止是9月-10月这两个月,据环卫科技网不完全统计,自今年开年以来,除6月份迎来一波小高潮以外,其他每个月,较去年同期,新增垃圾焚烧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图二所示)。

就中标数量而言,今年前十个月,全国新中标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累计50个,与去年同期的103个相比,足足减少了53个,下降了52%;而日处理规模,也由去年前十个月全国新增的10.7万吨/日,下降至今年的5.2万吨/日,也下降了51%(文末附具体项目详情)。

毫无疑问,总投资也在减少,2019年前十个月,103座垃圾焚烧项目累计总投高达505亿元(由于部分项目没找到总投资,实际数据高于505亿元),而今年前十个月,49个垃圾焚烧项目累计总投才295亿元,远远低于去年。 图二 /今年与去年相比,全国释放的垃圾焚烧项目大幅下降

02 盛景不再!未来10年规划量不及这两年

想必都会好奇,为何新增的垃圾焚烧项目突然变少了?之前的跑马圈地、攻城拔寨的盛况去哪里了?为何市场上寻找优质项目变得十分困难了?高速增长的垃圾焚烧怎么突然间迎来拐点呢?

其一,国补惹的祸。

近两年,关于垃圾焚烧国补取消的议论和传言,从未停止过。

从去年年初,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取消垃圾焚烧发电补贴,到财政部回答王毅提案逐步减少新增项目纳入补贴比例,再到今年三部委,一系列辅助性的政策文件落地——1月底2月初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财建[2020]4号文)和《加快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4月初的《关于有序推进新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近两个月的两大重磅政策,9月16日的《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还有文章开头提到的(财建[2020]4号文补充通知。

这些系列文件几乎明确了补贴的大方向:

(1)虽然国补没有立即取消,但是从长远来看,国补逐步抽身,转嫁给地方政府、向居民征收垃圾处理费却是势在必行;

(2)对于入库项目来说,总方向以收定支,可再生能源基金库收取多少,补贴多少,绝不能寅吃卯粮了;

(3)具体来说,一则排队机制,按照项目并网先后顺序,先并网的先得,直至今年15个亿补贴总额分配完毕,今年没有得到补贴,将转到明年依序纳入;二则从明年1月1日起,竞争方式确定上网电价,大概率要低0.65元/度要低;

(4)已入库的并网项目,上述补充通知规定的全生命周期82500利用小时数上限,也将补贴期限由15年缩短至10年,补贴期限缩短了5年。

简而言之,这些政策文件,表面是稳定了行业预期,延续了补贴,实则增加了项目入库难度、缩短了补贴年限,方方面面均传递出国补逐步减少、直至中央财政补贴完全退出的信号。

毫无疑问,这对大多数省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的县域城市是重重一击。因为国补一旦取消,这些地方要独立承担比目前高一倍的垃圾处理费,显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酌情上马新项目,新增项目自然而然就变少了。

其二,市场趋于饱和,未来10年规划量不及这两年。

虽然国补对新增项目释放有影响,但是在笔者看来,还没达到致命影响,因为在“零填埋”目标的倒逼下,即便国补政策有变动,对地方政府来说,建一座环境达标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仍是破解“垃圾围城”最有效的手段。

这点,我们可以在湖南省得到印证,当其他省份都在放缓建设速度,而它却不惧国补变动的负面影响,依然在今年大规模兴建垃圾焚烧处理设施,今年前10个月,湖南一马当先,至少有8个垃圾焚烧项目完成评标工作,这波热闹景象像极了去年的河南、河北(如图三)。 图三 /今年前十个月,湖南已中标了8个垃圾焚烧项目

但是可惜的是,这波项目上马速度和数量恐不能长久。

根据去年年底湖南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9-2030 年),未来10年(2021-2030年)只规划开工建设10个项目,而近两年全省规划开工建设的项目却有22座,一大波项目都要在今年完成评标开建。

再以河南为例,根据该省的垃圾焚烧中长期规划,未来10年,规划22座垃圾焚烧项目,新增处理能力2.4万吨/日,此规模不足去年一年,河南释放的数量(26座)和处理能力(3.22万吨/日),可谓是急剧下滑。

其他省份大抵如此。

从笔者统计10个省垃圾焚烧中长期规划数据可知,近期3年(2018-2020年)规划垃圾焚烧设施合计319座,处理能力合计30.49万吨/日,而远期10年(2021-2030年)规划垃圾焚烧设施才237座,少了82座,日处理能力也减少12.55万吨/日(如图四所示)。 图四 /10个省的垃圾焚烧中长期规划:远期数量远低于近期

如果再考虑到未来改扩建项目已“名花有主”,或者中标企业变动很小的话,那么,市场上可以公开竞标的项目着实很少。

所以不断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垃圾焚烧新中标项目的减少,不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是市场开始饱和,加上立项难、审批难、选址征地难、与当地群众关系处理难、融资难等综合因素促使的。

其三,资本快速布局,产能迅速提升。

除了政策的变动及政府的产业规划,可千万别小瞧了资本的力量。

经过前几年的跑马圈地,资本的快速布局,一方面这种快节奏的上项目,使得全国各地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快速铺开,无害化处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市场趋于饱和;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博弈,这一有利可图的空间基本被分配完毕,每个经营者在你进我退的竞争格局中,割据势力、局部地盘已然形成。

所以我们总能看到,竞标总是这些企业,花落也是这几家,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截止到2019年10月底,笔者根据E20的数据统计国内垃圾焚烧总规模排名靠前15强,这15家企业总处理规模累计达78万吨/日,几乎掌握了全国70%-80%的市场占有率。

仅光大环境,一家企业的总规模12万吨/日,比未来2年全国释放的新增量还要多(今年预计6万吨/日,照此目前下滑速度,明年将不超6万吨/日),已经实现五分市场有其一雄伟目标,市场占有率约20%。

而其他企业,如上海环境,广环投、城发环境,属地性质特别强,牢牢把握本地的固废市场,对外来者是一大威胁。 15家固废企业生活垃圾焚烧总规模(截止到去年10月底)

当然,这些迅速壮大的龙头企业,在面对未来项目变少、新增市场下滑、国补取消的风险,要重新思考下一步公司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

早点采取应对之策,就比对手早一点占领先机。

03 不要过分渲染国补负面影响,龙头早已有应对之举!

其实,在之前文章中,针对国补未来取消、新增项目减少,企业该怎么办?笔者已经提出不少建议:

1、协调好政企关系,做好国补取消、上调垃圾处理费的对冲准备;

2、提前做好功课,探路“绿证”交易,弥补国补不够的损失;

3、在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做‘文章”,尽可能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这对垃圾焚烧这种资金密集型产业来说,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事情;

4、通过技改、培养专业的运营团队,向运营要效益。

但这些建议,觉得不够具体。

前不久,跟某行业资深人士交流,他的一番话和见解,在笔者看来,挺具有参考价值,供业内思考:

他说,“近日,82500利用小时数上限被行业过分解读了,真正的垃圾发电从业人士不会有太大的担忧,毕竟15年的限制刚有补贴就存在,没必要为15年之后的事情担忧。”

他继续补充,不要过分渲染国补取消在行业的负面影响,其实政府、龙头企业,早在准备应对补贴滑坡之后的行业变化,也有了应对之策:

首先,若干年后,地方政府因对生活垃圾进行收费增强了支付能力;

其次,发电端,以静脉产业园模式开展的协同处理技术,不仅有效利用各种废弃物转换,还能增加处理收入,这是个双赢举措,也是各大焚烧企业最常用的手段。

如,焚烧与厨余协同处置技术,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一则,二者协同给垃圾焚烧挤水分,热值上升,吨发电量高;二则还有残渣进入焚烧厂,量增加了;三则,处理费上升好几倍。

所以,这也是新一轮,光大环境、三峰环境、旺能环境等焚烧巨头抢滩登陆厨余(餐厨)市场的重要原因。

8月14日,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也对这种二者协同表示了“默许”。政策中规定,对于尚未出台垃圾分类法规的地区,以及厨余垃圾资源化产品缺乏消纳途径的地区,允许厨余垃圾纳入现有焚烧设施统筹处理。

如,焚烧与污泥协同处置技术,也是值得探索的技术,如上海老港焚烧厂,为破解上海中心城区污泥难题、减轻老港污泥填埋压力、老港焚烧厂二期工程也同步考虑了污泥协同焚烧。

如,焚烧与医废协同处置技术。疫情期间,焚烧残烧一定比例的医废,也是有利地保障了疫区废弃物三化处置。

总之各种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的越多,对冲国补取消的手段越多,对企业越有利。

最后,不要忽略垃圾分类对焚烧的积极影响,若垃圾分类效果实施好,各种污染物烟气和渗滤液处理成本也将下降。

同时,也不要忽略技术进步导致运营成本降低,因使用智能化装置、大容量炉排、协同处理等原因,会使得营运成本降低。


2019年第一期

投稿 资料 下载

扫一扫关注协会公众号

河南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

河南空气质量 实时预报

河南空气质量预报 发布系统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1

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翔宇展览

主办单位:河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电话: 0371-66309197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明路41号院5号楼2层
豫ICP备17003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