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手机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环境资讯 > 在寸土寸金地带建设城市“绿心”,体现的是地方政府的绿色发展观

在寸土寸金地带建设城市“绿心”,体现的是地方政府的绿色发展观

来源:    时间:2023-10-12 09:20:57

耗时5年、先后投资6.78亿元进行污染土壤修复,原来污染严重的河南信阳农药厂地块嬗变为城市“绿心”,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座有环境教育意义的主题公园。与地产开发相比,建设城市绿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少,但生态效益显著,能够更好地惠及周边百姓。这也启示地方政府,在进行土地规划利用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更新进程加快,很多原先位于主城区的工厂关停或者搬迁,留下的土地如何开发利用成为考验政府智慧的一道难题。因为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商业开发是最受青睐的选项。尤其很多地块还处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地带,备受开发商追捧。然而,曾经被忽视的土壤污染越来越成为土地开发中的“拦路虎”。

近年来,多个地方在对原工业用地进行商业开发的过程中,因发现土壤污染问题而暂停,由此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如,2006年3月,位于武汉汉阳的赫山地块以4.055亿元被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公司竞得,但开发时发生工人中毒晕倒事件,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收回土地并赔偿开发商1.2亿元;2019年,江苏徐州茅村板块万科&保利2018—8号地块在开发过程中因土壤污染问题停工,当时一些房源已经售出,修复治理历时4年才结束;2022年,苏州绿岸综合体区域因土地存在污染被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点名,土壤、地下水中诸多元素大幅超标,不符合该地块原对应的规划用地标准,可当时这一地块上已经建起了学校、幼儿园和高层住宅,相关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厂退楼进”的变迁在很多地方已经司空见惯,与之相伴的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问题也愈发突出。这些搬迁企业多是化工厂、焦化厂等污染型企业,受技术、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的粗放管理导致污染物在土地里日积月累。这些地块如果不进行治理修复,就会被直接开发利用,将直接威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建设用地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不同的土地用途对应不同的修复标准,修复成本自然也不同。因此,在对此类地块进行二次开发过程中,不能仅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需要统筹考虑,做好平衡。

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的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需开发利用的,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

对于地方而言,在规划关停搬迁企业遗留场地时,经济收益固然重要,但也应该考虑环境风险、健康安全、修复成本等因素,让百姓真正“住得安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已制定发布了建设用地准入的具体办法,从不同环节把好准入关。在规划阶段,考虑污染地块环境风险,合理确定用途;特别是从严管控化工、农药等行业重度污染地块的规划用途。在用地批准和规划许可阶段,对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在施工阶段加强监管,没有达到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

如今,位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绿心公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孩童嬉戏的乐园,更是鸟类等小动物的天堂,树木林立、芳草如茵、鲜花盛开,而在此之前,这里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丙烯酸及酯类产品生产基地——东方化工厂。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很多地方正在尝试将搬迁企业遗留地块规划利用为城市绿地、工业遗址公园等,探索新发展道路的同时,也记录下城市工业文明的轨迹。

高楼林立曾经被认为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而在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今天,城市规划中也应该有更多的体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虽然放弃了一处地块的商业开发的经济收益,但能创造更多生态效益,并为周边发展注入新活力,长远来看会有更多收益。

编辑:宋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2019年第一期

投稿 资料 下载

扫一扫关注协会公众号

河南省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平台

河南空气质量 实时预报

河南空气质量预报 发布系统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1

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翔宇展览

主办单位:河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电话: 0371-66309197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明路41号院5号楼2层
豫ICP备170039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