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3-10-23 11:43:57
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简称省执法监督局)坚持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优化普法宣传手段,开展多元务实的普法行动,以执法普法促企业知法守法,指导企业用法治思维和生态理念来经营企业和谋划发展。
靠前服务讲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修订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如最严《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单行法律法规。
2023年,《黄河保护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又陆续发布实施。对企业来说,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是一个庞杂的法律体系,要学好、用好并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为了帮扶企业懂法、守法,提升内生动力,河南省执法监督局组成了调研宣讲组,执法人员分赴郑州市、新乡市、商丘市等地,面向涉污企业开展新法宣讲,发放各类新法手册300余份,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把脉问诊”除隐患
今年以来,省执法监督局按照生态环境部和河南省生态环境厅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全省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涉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执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和黄河“清废”行动、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行动等工作,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开展普法服务。
通过执法人员进园区、进车间,查看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针对企业生产工艺的涉污环节及污染治理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员开展互动交流,帮助企业了解“守哪些法、怎么守法”,确保企业依法排污,不断提升企业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省执法监督局入企810多家,直接指导企业解决难题220余个,真正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及时为企业消除风险隐患。
以案普法敲警钟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指导示范作用,省执法监督局一方面积极举办“办案人说法”活动,分领域对系统内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办案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开展13期培训班,共计7000余人次。并积极开展现场执法监管,不断提升执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以案普法,借助河南环境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5批21个典型案例,其内容涵盖企业自动监控数据造假等环境污染犯罪和企业轻微违法免于处罚案件,通过典型案例释义、相关法律条文解读,公开曝光一批违法企业,也对其他企业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编辑:张聪